新闻资讯

专家:晚期肿瘤不再“无药可医”,早筛早诊早治可提高生存率

每年的4月15日至21日,是“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”,为提升公众对肿瘤防治的科学认知,4月15日,南方医院肿瘤内科在本部和增城院区门诊广场启动以“健康生活,科学防癌”为主题的“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”义诊活动。

专家:晚期肿瘤不再“无药可医”,早筛早诊早治可提高生存率
(图侵删)

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。据了解,近年来,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,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450万,死亡超过250万。然而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,30%-50%的癌症可以预防。

南方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石敏介绍,癌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、环境因素、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。不健康的饮食习惯、缺乏运动、吸烟酗酒、长期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方式,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。此外,环境污染、职业暴露等外部因素也增加了癌症的发病风险。因此,科学预防肿瘤,需要从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、减少致癌因素暴露、加强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入手。

石敏提到,早期筛查和诊断是提高癌症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。由于许多癌症早期没有明显症状,出现症状时往往已是中晚期,错过了更佳治疗时机。因此,定期体检和针对性的癌症筛查至关重要。所谓“癌症筛查”是在癌症尚未出现明显症状时,通过特定的检查 *** ,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,以便及时治疗。

石敏提醒,对于有癌症家族史、长期接触致癌物质、患有慢性炎症性疾病等高危人群来说,定期癌症筛查更是必不可少。早期发现和治疗,可显著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和生存率,降低治疗成本和痛苦,避免晚期癌症复杂的治疗过程和严重的并发症。

针对晚期肿瘤患者,石敏表示,随着诊疗水平的进步,晚期肿瘤的治疗已不再是“无药可医”,精准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、微创治疗等新疗法的出现,为患者带来了希望。但每种疗法都有其适应症和局限性,建议患者尽早咨询肿瘤专科医生,制定个性化方案。同时,关注生活质量,配合营养支持、心理干预和疼痛管理,可全面提升晚期肿瘤病人的治疗效果。

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癌症的之一道防线。石敏建议,生活中应做到以下几点:合理膳食,多吃新鲜蔬菜水果,减少高脂肪、高盐、腌制、烧烤等不健康食物的摄入。适量运动,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,同时结合力量训练。戒烟限酒,保持规律作息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学会调节情绪,避免长期处于高压状态。

  • 安能物流迎来最赚钱的一年:跑马圈地不奏效了,“瘦身”策略致盈利大增
  • 雀巢都扛不住要涨价,“9块9”咖啡该怎么办?
  • 两轮电动车进入洗牌期:“一哥”雅迪利润腰斩,九号公司业绩飙升成黑马
  • 雷军时隔八天再发文,回应小米手机3月激活量中国第一
  • 人身险2025版“负面清单”出炉:严控年金险、两全险“增额寿险化” 新增“报行合一”高压线
  • 三一集团刘海清:数字化赋能成本管控,2023年起公司毛利率蝉联行业第一
  • 金山办公CEO章庆元:海外市场潜力巨大,与微软竞争或在中美之外
  • “切实感受到柬中合作带来的福祉”——访柬中友好协会主席艾桑奥
  • 金融监管总局: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立足发挥金融救助和逆周期调节的功能作用
  • A股新信号!暴增超2600%
  • 傅利叶开源人形机器人软硬件
  • 财政部:将于4月21日对1000亿元人民币2个月国库现金定期存款招投标
  •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:特朗普正研究是否可将鲍威尔解职
  • 高盛一季度净营收150.6亿美元,同比增长6%
  • 人民日报:全力打赢应对极端天气的硬仗
  • 关键词: